首页

鞋底踩踏

时间:2025-05-25 07:38:22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36505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在春天里踏上“新”的奋斗征程 中国经济激荡起澎湃浪潮

江瀚说,希望以盒马为代表的中国新零售业态可以真正在与老牌零售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玩法,真正推动零售产业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台媒看大陆:在泰山赏日出霞光万道

但在公司内部,那时的陈戌源开始受到争议。“主要是质疑其业务能力。有些人觉得集装箱业务技术含量较高,而陈戌源并不是做业务出身的,说白了就是‘没有这个能耐’。”乔先生告诉记者。

世乒赛国乒双线晋级16强 积极备战淘汰赛

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亚运会开幕以来,特许商品的销售额节节攀升。在游客流量较大的武林码头店,近几日的销售额更是呈十倍增长。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于8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天津3月28日电 (周亚强 徐馨迪)“数字货运 看见未来”网络货运行业发展趋势论坛28日在天津举行。活动现场,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满帮集团共同编写的《网络货运发展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梅洞沟湿地公园:色彩斑斓迷人眼 秋色如画醉人心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政务服务窗口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